我們現在能造航母,能造潛水艇,能造高性能驅逐艦,我們也能造殲20和運20......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現在的軍工到底處于什么水平?鐵友給你解惑▼
◆ ◆ ◆ ◆ ◆
從總體特征上來看,中國軍工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規模巨大門類齊全。
2、思路清晰,對自己想要搞出什么東西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3、部分領域的基礎技術水準不行,但在對應的軍工領域比較善于利用現有技術水平搞出尚堪使用的產品。
具體到各個武器和子系統的話,大概是這么個水準:
1、全球獨步:TBM(戰區彈道導彈),遠程火箭炮,兩棲步兵戰車。這幾個領域在全球遙遙領先,即使是美俄也只能看著我們嘆氣。
2、第一集團巔峰:主戰坦克(包括大口徑坦克炮、APFSDS、現代復合裝甲、先進火控觀瞄、大功率坦克發動機等各個子系統),反衛星技術,導彈防御技術,重型反坦克導彈,步兵戰車,大口徑自行身管火炮,空射防區外指導武器(包括空地、空艦),大型常規潛艇。這幾個類別我們已經達到全球頂尖水平,但和美俄等其他先進國家仍然存在激烈競爭。
3、第一集團成員:區域防空武器,野戰防空武器,區域防空艦,重型制空戰機,遠程警戒雷達,偵察衛星。在這幾個領域我們并不是全球頂尖,但仍然是世界一流水準。
4、第一集團墊底:軍用反應堆,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在這幾個領域我們和領先者的差距慘不忍睹,然而仍舊比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強得多。
小編:這么說吧,地球上工業體系如此全如此完善的國家沒有幾個。
中國追趕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步伐其實是從80年代開始的。雖然以前有二彈一星、有基本工業體系,但就大規模現代工業技術水平來說基本還是空白。80年代引進冰箱、電視、汽車等生產線時,基本是從無到有的第一次技術革命。后來大量進入的國外資本,帶來了基礎加工技術,解決了模具、流水線、在線測試等大規模連續生產技術問題,又解決了大規模生產的管理。到今天,世界上還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對所有先進技術實現全部國產化。德國、日本解決不了計算機軟件,美國解決不了特殊化工材料。后起之秀中國也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從航空發動機到特殊集成電路等所有問題。問題是西方國家之間可以自由互通有無,而中國則受嚴密封鎖。這個難題不可能很快解決。中國也有中國的優勢:國有軍工體系可以排除所有干擾,集中一切力量發展。這是二戰前德日已經發揮過的優勢;中國人不像日本那樣死板,又不像美國那樣個人主義,只要組織好,創造性世界一流,只有猶太人可以比擬;中國工業成本低、規模大。基礎工業規模世界第一。只要組織好,發揮出的戰時工業能力沒有國家可以比。戰時需要的大多數是普通的加工技術,需求最大的是彈藥。就這方面中國并不落后。F-22再有優勢,也敵不過鋪天蓋地的導彈。只要能用雷達發現它,在導彈射程內就可以用足夠多得導彈擊落它。
不要用我們的劣勢(被封鎖、起步晚)去對抗對方優勢,要用我們的優勢去對抗敵方劣勢。
拿一個特別搞笑的例子。在中國,你很難說中國今天是天晴還是下雨,因為中國太大,但是對于梵蒂岡,你完全可以這么描述,因為它很小。拿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來說明。中國有八大菜系,如果劃分的更細還會更多,這就已經說明了豐富性、復雜性,這就是國情。
中國這樣的現實有什么好處么?當然有,那就是可以實現產業內部轉移,在工業化過程中,當產業達到一定規模,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各種成本往往會上升,這種情況下,產業往往會外流,這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都出現過的現實,比如日本,比如美國...但在大陸,隨著大陸沿海地區條件的改善,人力成本也在增加,人民幣在升值,這種情況出來本來應該導致產業外流,這種現象也的確出現過,而且還會出現,但是另一種現象也同樣在出現,那就是部分產業在流向大陸內地,實現產業的東、西流動,這就是梯度經濟發展的一個額外結果。
非常高興大家能理性探討我國軍工現狀,筆者也想說幾句,我不叢別的方面入手。就從我們的機床性能上說說。現今世上機床最好的是德國跟日本,為什么這樣認為呢?應為衡量機床好壞的重要指標是精度。日本的機床可以達到0·001mm以上而我國能達到的是0·01mm。有人認為這可以忽略不計。錯了。應為這關系到產品質量,通俗來說這關系到機床會不會跳刀,而機床跳刀關系質量還危及機床本身。當然有精度還不夠,還要有控制軟件,而德國恰恰是這兩方面都是最好的。現在大家有什么想法沒。
就整個工藝體系來說,現在就差大飛機(現在已經逐漸有了),汽車和工藝機床,手機,電腦操作系統,電腦芯片(主要是民用)等幾個方向要突破,火車啥的現在基本領先了,軍事上要突破的現在也就剩隱形轟炸機和核航母,和驅逐艦等幾個項目了。現在公家也是主攻這一塊兒。至于轉基因啥的都基本是同一水平的,還在持續研究,誰能突破還不一定。至于你說的剎車片啥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是美國的F35還用中國的零件呢,這個應該不是啥太大的事。你說一半的成本是剎車片,我覺得應該不會這么嚴重。
小編:大飛機已經有了,就差發動機了.....
.內容來自鐵血軍事
![]() |
![]() |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