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人物,他有過硬的技術和牛逼的高管經歷,并且一心只想做一款好產品,但他卻說創業是一個異常艱難的過程,他就是于林。
見于林的那天下午,正是北京城柳絮紛飛的時候,他穿了一件格子襯衫,匆匆走進辦公室,真人看起來要比照片上略顯清瘦,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煙草味道。
創哥不禁有些驚訝,明明才30多歲的年紀,卻已是滿頭藏不住的白發,還有些佝僂背,像是《食神》里的周星馳,生活的重壓讓于林看起來滿臉滄桑和疲倦。
于林以前是個奸商,專門靠山寨其他名牌來獲取暴利,他輝煌過,也迷失過,直到有一天,女兒跑過來問他為什么整天要騙人,于林的心理防線一下子被擊潰了,他發誓要從頭再來,做個好榜樣。
于林很聰明,也很會掙錢,1998年那會,別人工資才500塊的時候他就已經月入1500了,是吉林設計界的大咖。
后來于林去了一家廣告公司,一干就是6年時間,干遍了所有的崗位,硬是把一家10個人的小門店折騰成了資產7000萬的大公司,跺一跺腳,當地設計界都要抖三抖。
當然了,老總也很夠意思,送完車又送了套房子,簡直花了大血本,于林也儼然成為了朋友眼中羨慕的對象——年薪20萬,公司最年輕的副總,這個條件,即使是放到現在都很牛逼,何況還是8年前。
然而就在他最春風得意的時候,卻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在上班途中發生了車禍,右腿粉碎性骨折,昏迷了5天,又在醫院里整整躺了4個月。
躺在病床上,于林一直在想,如果今天變成了植物人,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公司還是會有條不紊的運轉,自己是不是就像從沒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定要創造點什么,能比有限的生命留存的更久一些!
創業,一定要創自己的業。
出了院,架著雙拐安排完公司最后一項工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辭職,他不顧老板費盡心思的挽留和同事的不舍,什么年薪20萬,什么副總,統統不要了。
創業雖然看起來很容易,但過程卻異常艱難,而于林在這段創業中,遭遇了無數個坑,甚至連良心都弄丟了。
第一個坑:家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
當他決定創業時,朋友都以為他瘋了,放著20萬年薪不要,跑去創什么業,就連老婆也納悶,創業又累又苦還掙不著錢,為何要執意淌這趟渾水?
于是老婆天天不搭理他,朋友就當他是喝大了,于林郁悶至極,但還是硬著頭皮干了起來,開業當天前老板也來了,對他說:“放心干吧,干不好了,我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話雖是好意,但于林聽著卻很不是滋味。
第二個坑:老實做生意,反而不賺錢
剛開始,于林滿懷信心的進軍家居行業,投入幾十萬,結果一個月只賣了一兩千,無奈之下,他只能挨家挨戶親自去掃樓推銷。被狗追著咬,被保安到處攆這種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為了多跑幾個小區,吃飯時間也被壓縮到三五分鐘,從前是山珍海味,如今只能喝礦泉水就點面包。
當時于林雖然沒有太多的行業經驗,但非常注重產品品質,經常親自跑到南方去找工廠,求著人家生產一批品質好的產品,結果被工廠負責人一頓奚落,你一個東北小地方的小破店,要求咋那么高?有什么資格跟我們談品質?即便是如此死磕,但生意還是越做越小,根本賺不到錢。
第三個坑:行業黑幕太多,以次充好是常態
太累了,辛辛苦苦經營了三四年什么也沒得到,實打實為客戶著想換來的卻是被別人當成傻子,同行都在吃肉,自己連口肉湯都喝不上。死磕品質有用嗎?反而是身邊那些以次充好的同行,生意越做越大,賺了個盆滿缽滿。
于林徹底迷失了,他把自己關在家里整整一個星期,終于做出了一個決定:我!要!做!奸!商!
“只要思維一變,不講良心,錢就會來得特別特別快。”坐在創哥對面的于林,絲毫不愿掩藏自己的過去,他覺得做過就是做過沒什么好瞞的。
那段時間,他在世界各地搜羅壁紙,淘回國內交給南方的加工廠,一卷山寨的壁紙成本才60元,貼上標簽當成原裝進口一下就能賣到600元,一轉手就翻了10倍。
很快,32歲的于林便靠著倒貨和山寨成了當地的成功人士,他有花不完的錢,收不完的款,和買不完奢侈品。
但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就變了味,他隔三差五就被消費者投訴,大公司動不動就告他侵權,知道內幕的朋友們也不再把他當哥們尊重,親友來買貨都略帶嘲諷的口氣問這貨是不是真的,然而最讓于林崩潰的是,女兒經常問他,爸爸你明明在家,為什么每次打電話都說自己不在家?
于林心里越來越不安,最終,這種昧著良心賺錢的方式終于讓于林徹底崩潰了,他與外界斷絕了一切聯系,手機半個多月都不愿開機。
直到有一天,他離開了東北跑到了北京散心。在北京,于林參加了一個創業者的線下活動,他發現原來創業那么吸引人,原來認真做事那么吸引人。
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山寨貨全部處理掉,扔了燒了都行,反正就是不能再有,朋友都覺得這小子是不是又喝大了,跟打了雞血似的,就連于林的老婆都覺得他肯定是被人洗腦了。
無奈之下于林選擇再次北上,創一次真正的業,抱著必死之心去闖,如果失敗了就當是對從前的贖罪!
然而事情的開局并沒像于林想的那么順利,從春節到五月份,他喝遍了北京70%的咖啡館,約見了100多位創始人談創業,最后卻發現沒一個靠譜的,不是瞻前顧后就是好高騖遠,要么就是光說不練。
五月份,他整個人耷拉著腦袋回了趟家,沒想到卻有了意外收獲。
剛回到家,母親就打電話讓于林去吃飯,母親說一早準備好了他最愛的排骨,倆人一邊做一邊聊,說到高興處突然間聞到排骨糊了,母親趕緊跑過去,把燒糊的排骨放到水盆里去味兒。于林就問:“媽你整這個干嘛”,母親說:“你不用管,這些糊的我留著晚飯吃。”
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這個大男人再也抑制不住,眼淚奪眶而出,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滿是對母親的愧疚。
于林下定決心,創業第一件事就是要為母親和老婆設計一口燒不糊的鍋,懂溫度,會計時,還能自動報警,這樣母親再也不用吃糊鍋菜了,老婆邊輔導孩子邊做飯也不至于把菜燒焦,更是當作送給全天下母親的一份愛。
從此于林簡直變了一個人,一天到晚躲在屋里瘋狂搞研究,把涂層一個個的剝離,把一個個鍋劈開,研究鍋壁多厚,底有多厚,熱傳導是否均勻。
他甚至買了全球不同型號的113種鍋,溫測裝置挑了27種、溫度計選了46種、顯示屏和芯片30種,終于研究出了一款“知溫度、會報時”的智能鍋,他在鍋上裝了溫度計和定時器,發現竟然完美的解決了油煙和糊鍋的問題。
技術難題攻克后,于林開始著手批量生產,他帶著自己的“心血”去南方找工廠挨個洽談,結果被機場安檢扣下了。
過安檢時,他唯一的模塊被安檢員給沒收了,說什么也不讓帶上飛機,甚至還叫來了警察,因為這個模塊看起來太像個定時炸彈,又是針又是表,一按還能叫。于林耗了近一個小時終于說動了安檢員,出門時,站在門口的民警輕蔑地說:“這人腦子簡直有病。”
但就是這樣一個“腦子有病”的人,卻硬生生把黑科技鍋給做成了,而且還在社交媒體和朋友圈里瘋傳,身邊很多當初并不支持他的朋友,朋友圈里好多平時不聊天的人,看到他在京東眾籌上的信息都會默默下單,不僅因為實用,更是因為他這份執著。
創哥覺得,這口鍋未來很有可能顛覆全球的中西餐界,更有可能改變中國人的烹飪認知和習慣,有了它,中餐的火候也能像西餐一樣量化,西餐做菜時再也不用拿攪拌棒去測溫度,中餐菜譜中油溫幾成熟的概念完成量化標準也指日可待。
人前有多輝煌,人后就有多受罪,“我曾在6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喝了咖啡480包、抽了煙300多盒煙,摔過無數口鍋,抑郁地在房間里三天三夜吸煙不出來,到最后竟然適應不了外面新鮮的空氣。”于林說。
于林原本代表著某種創業夢,然而卻被現實層層阻擊,但這就是一個普通創業者的現實人生。
世上沒有純粹的好人或壞人,所謂的“好”與“壞”并非與生俱來的標簽,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被迫背離了原本的創業軌跡,而且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但最令創哥欣賞的是,他雖嘗過現實的甜頭,卻依舊有勇氣從頭再來,并且堅定的走下去。
如今于林公司賬上只剩下幾萬塊錢,但于林一點不擔心未來,這事成就成,不成也認了,但現在看來,一切都還好。
放棄很容易,
但從挫折中站起來卻很難,
所謂的創業就是要跪著活下去!
![]() |
![]() |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