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丘旅行社
      商丘春秋旅游總公司官網
       首頁 >> 簽證中心 >>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classname' in /www/wwwroot/sqchunqiu.com/view.php on line 36
      商丘2030年六縣一市城鄉總體規劃圖的公示被曝光,竟是這個樣子!各縣市年終人氣大比拼!


      商丘市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 的公示

      《商丘市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已編制完成,經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專家評審,并原則通過,即將上報河南省人民政府審批實施。根據有關規定,在上報審批前,現依法向社會公示,誠請廣大市民踴躍提出修改意見。公示期自20170112日起至20170213日止。

      公眾可在公示內容頁面底部直接提交意見,或以書面、電子郵件形式提出意見,書面意見請送至商丘市城鄉規劃局修編室;電子版請發送到郵箱:ghxbs306@163.com

      商丘市城鄉規劃局地址:南京路金世紀廣場西北角

        件:商丘市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 文本摘要

      聯系人:張發振  孔維博

      聯系電話:0370--3269589

       商丘市人民政府

      20170112

      商丘市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主要內容 

      一、規劃目的

      為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更加有效地指導商丘城鄉發展建設,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特此編制《商丘市城鄉總體規劃(2015-2030年)》(以下簡稱本規劃)。

      二、指導思想

      以“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強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發揮區域交通樞紐的先導作用和支撐作用,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探索傳統農區新型城鎮化發展途徑,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規劃期限 

      本規劃期限為2015-2030年。其中:

      近期為2015-2020年;

      遠期為2021-2030年。

      四、規劃范圍與空間層次

      市域范圍:即商丘市行政區劃范圍,包括梁園區、睢陽區、永城市、虞城縣、寧陵縣、夏邑縣、柘城縣、民權縣和睢縣,總面積約10704平方公里。

      中心城區范圍:北部與西部以商周-商濟高速公路為界,南部以連霍高速公路為界,東部以濟廣高速公路和東外環路為界,總面積約390平方公里。

      五、城市規劃區

      商丘市城市規劃區包括梁園區、睢陽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虞城縣和寧陵縣的行政區劃范圍,總面積約3930平方公里。


      城市規劃區范圍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六、城市性質

      全國重要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七、城市發展目標

      把握國家“一帶一路”和“中部崛起”重大戰略機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促進商丘向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邁進,將商丘建設成為樞紐之城、宜居之城和人文之城,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八、發展指標體系

      1、經濟發展

      規劃至2030年,商丘市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700億元,年均增長7.7%,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000美元左右,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8:48:44。

      2、社會發展

      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縮小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增加就業容量,提高基礎教育水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人口素質,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3、生態發展目標

      規劃至2030年,生態文明理念不斷增強,堅持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并重,推動綠色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單位生產總值用水量、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下降。

      九、發展規模

      規劃遠期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達到950萬人。市域城鎮化率達到68%,市域城鎮人口達到646萬人。

      十、中心城區人口規模

      規劃至2030年,商丘中心城區人口為230萬人。

      十一、中心城區建設用地規模

      規劃至2030年商丘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48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08平方米/人以內。


      中心城區用地現狀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中心城區用地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十二、市域空間結構

      堅持中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區域的布局原則,依托“米字形”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優化空間布局,形成“一主、兩區、四軸、五組團”的布局結構。

       “一主”即以商丘中心城區形成市域主中心;“兩區”為商丘中心城區東西兩翼的虞城和寧陵兩個發展區,均在中心城區半小時通勤圈范圍內,“兩區”是中心城區功能的外溢區,也是中心城區基礎產業向外轉移的承接區,與中心城區共同構建成為引領市域發展的“商虞寧”發展極核。

      “四軸”分別是依托連霍高速形成的“連霍發展軸”;依托京九鐵路、濟廣高速形成的“京九發展軸”;依托南商濟鐵路和商周-商濟高速形成的“濟周發展軸”和依托商登高速和商碭高速形成的“商登發展軸”。四條發展軸在商丘中心城區交匯,共同構成輻射八方的“米字型”結構框架。

      “五組團”為永城、夏邑、柘城、睢縣和民權五個縣域中心,形成帶動市域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組團,也是商丘與周邊城市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節點。


      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十三、城鄉規模等級體系

      統籌商丘全域城鄉用地布局,形成市域主中心、縣域中心、鄉鎮和村莊的四級聯動體系。 


      市域城鄉等級規模結構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十四、縣域中心

      1、永城市區

      國家能源基地,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重要節點城市,以能源和食品產業為主導,以文化旅游、生態宜居為特色的綜合性生態工貿城市。規劃遠期城市人口7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80平方公里。

      2、民權縣城

      莊子文化名城,新興工業與商貿型城市。規劃遠期城市人口4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52平方公里。

      3、夏邑縣城

      豫東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紡織和裝備制造業為主的工貿城市。規劃遠期城市人口4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52平方公里。

      4、睢縣縣城

      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原水城,中原經濟區重要的制鞋與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規劃遠期城市人口36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42平方公里。

      5、柘城縣城

      以新材料和特色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的濱水生態園林城市。規劃遠期城市人口4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面積46平方公里。

      十五、生態功能區劃

      全市劃分5類生態功能區:黃河故道生態功能區、河湖水系生態功能區、沙化控制生態功能區、礦產保護生態功能區和暖溫帶平原生態功能區。

      十六、城市發展方向

      商丘中心城區以向東發展為主,向西發展為輔,形成“東拓、西延、北優、南控”的發展格局。

      十七、城市開發邊界

      城市開發邊界北部、西部以商周-商濟高速公路為界,南部以連霍高速公路和睢陽產業區南側的引黃渠為界,東部以濟廣高速公路和東環路為界。

      十八、城市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三心輝映、多軸聯動、綠廊楔入、片區融合”的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1、三心輝映

      依托商丘火車站南北廣場商貿中心的提升與改造,古城文化中心的保護與優化,日月湖商務中心開發與建設,形成匯聚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三大綜合服務中心交相輝映,引領城市發展的“金三角”格局。

      2、多軸聯動

      依托神火大道、南京路和黃河路形成“一縱兩橫”的城市發展主軸;依托凱旋路、宋城路和包河沿線布置服務功能,形成聯系三大綜合服務中心的發展次軸。

      3、綠廊楔入

      沿商周-商濟高速、連霍高速、濟廣高速、京九和隴海鐵路兩側控制和保留生態綠化廊道;沿包河、運河、忠民河、蔡河等河流水體構建濱水綠化廊道,楔入城市建成區增加城市的通透性。

      4、片區融合

      依托主要交通走廊及綠色廊道將城市劃分為九大功能片區,分別為老城發展片區、古城文化片區、商務中心片區、梁園發展片區、道北發展片區、創新研發片區、東南片區、物流產業片區和裝備制造業片區。 


      市域城鄉用地統籌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市域城鄉空間結構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十九、片區規劃

      1、老城發展片區

      東啟睢陽路,南至南京路,西至平原路,北至隴海鐵路,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24.9平方公里。定位為區域型門戶樞紐、現代商貿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結合火車站周邊地區的改造更新,實現功能業態調整,形成特色商業及商貿綜合服務中心。

      2、古城文化片區

      東啟神火大道,南至連霍高速綠帶,西至商周高速綠帶,北至南京路,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2.2平方公里。古城文化旅游區以商丘歷史文化展示為核心,以歷史城區保護和歷史遺址保護為基礎,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妥善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保護利用歷史與人文資源,注重城市品質提升,突出“華商之源”、“歸德古城”的歷史文化特色。

      3、商務中心片區

      東啟京九鐵路綠帶,南至連霍高速綠帶,西至神火大道,北至南京路,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49.1平方公里。定位為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的高端職能集聚區,集商務辦公、商貿會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文化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服務中心。

      4、梁園發展片區

      東啟平原路,南至南京路,西至商周高速綠帶,北至隴海鐵路綠帶,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4.7平方公里。依托商丘高新區(梁園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體育健身器材、電子信息和研發孵化等高新技術產業。注重產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提高產業準入門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城融合。

      5、道北發展片區

      東啟京九鐵路綠帶,南至隴海鐵路綠帶,西、北至北外環,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29.9平方公里。道北發展區通過對區域性交通集散、特色商業街區、現代化商貿市場、生態休閑以等功能的集聚,形成商丘城市發展的現代化活力地區。

      6、創新研發片區

      東啟濟廣高速綠帶,南至華商大道,西至京九鐵路綠帶,北至隴海鐵路綠帶,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1.7平方公里。依托對原有的產業的升級改造和教育科研資源的集聚聯動,建設區域性信息通信樞紐和大數據中心,打造以先進制造、農業科技、民生科技三大領域為重點的科技創新示范區和“雙創”示范基地。

      7、東南片區

      東啟濟廣高速綠帶,南至南海大道,西至京九鐵路綠帶,北至華商大道,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5.0平方公里。該片區依托商合杭高鐵東廣場、結合白衣湖公園,形成以居住、商業服務、休閑康體為主的生態宜居新城。

      8、物流產業片區

      東啟濟廣高速綠帶,南至鄭徐高鐵綠帶,西至京九鐵路綠帶,北至北外環,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27.0平方公里。物流產業片區定位為以現代物流業為主導,集現代專業市場、綜合保稅、電子商務、物流延伸配套為一體的現代化區域性綜合物流產業集聚區。

      9、裝備制造業片區

      東啟東外環,南至勝利路,西至濟廣高速綠帶,北至莊周大道,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22.9平方公里。裝備制造業片區定位為以發展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為主的現代產業發展示范區。

      二十、鐵路

      商丘市域鐵路系統以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為主干,普通鐵路為補充。鄭徐高鐵和京九-商合杭高鐵,形成“十字形”高鐵網絡;新建鄭商永城際鐵路,自永城經商丘機場至鄭州機場。新建南商濟客貨運鐵路、禹亳貨運鐵路、邢商永貨運鐵路,與原有的京九鐵路、隴海鐵路共同構成“米字型”普通鐵路客貨運網絡。

      二十一、公路

      規劃形成“四縱五橫一環”的高速公路系統,“四縱”為陽新高速、商周高速-商濟高速、濟廣高速(G35)、濟祁高速;“五橫”為商碭高速、連霍高速(G30)、鄭民高速、商登高速(S60)、永登高速;“一環”為由商碭高速、商周高速、商周—商登高速聯絡線、商登高速(S60)、連霍高速(G30)和連霍—商碭高速聯絡線構成的“商虞寧”高速環線。規劃期末實現每個縣市有兩條及以上高速公路通達。

      規劃形成“四縱四橫一環”的一級公路網。“四縱”為G220延伸線、省道S207、國道G105、國道G327—G343;“四橫”為國道G310、國道G343、省道S317、國道G311;“一環”為由國道G310、國道G105和國道G343繞中心城區圍合的一級公路環線,即中心城區物流快速環路。


       市域公路交通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中心城區對外交通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二十二、城市道路系統

      規劃形成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四級道路結構體系,形成方格路網為主的網絡格局。

      規劃布局“一環兩橫三縱”的快速路結構,“一環”為物流快速環路,“兩橫”為黃河路、北海路,“三縱”為平原路、中州路—歸德路、商都大道,全長202.5公里,路網密度0.8公里/平方公里。

      規劃主干路形成“八橫八縱”的交通性主干路,“八橫”指莊周大道、生態大道—匯聚十二路、建設路—勝利路、民主路—長江路、文化路、南京路、華商大道、中亞大道,“八縱”指梁園路、金橋路、凱旋路、神火大道、富商大道、京九西路、商均路、陸港三路。城市主干路網格局為“十六橫十六縱”,密度為1.3公里/平方公里。


       中心城區道路等級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二十三、城市公共交通

      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快速公交為支撐、常規公交為基礎的多層級一體化公交系統。中心城區規劃設置4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發展形成“環形+放射”軌道交通線網結構。

      規劃形成“八橫七縱”的快速公交走廊,“八橫”指匯聚十七路、生態大道、朱臺路、建設路—勝利路、文化路、南京路、宋城路、華商大道,“七縱”指梁園路、君臺路、神火大道、歸德南路、商均路、富商大道、陸港三路。規劃機場專線和虞城專線。

      二十四、綠地布局

      商丘中心城區規劃綠地系統布局為“三區、五廊、九帶、多園”。

      三區:黃河故道生態開敞區、歷史遺跡生態開敞區、商東農林生態開敞區。

      五廊:商周-商濟高速綠廊、連霍高速綠廊、濟廣高速綠廊、京九鐵路綠廊、隴海鐵路綠廊。

      九帶:依托包河、忠民河、萬堤河、康林河、古宋河、周商永大運河、蔡河、東沙河、日月河,打造中心城區九條主要濱河綠化景觀帶,串聯中心城區各公園等公共開放場所,共同構成中心城區藍綠交織的自然生態網絡。

      多園: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多處市民公園、街頭綠地和濱河綠地。不同類型、規模體系的公園綠地呈斑點狀分布,為市民提供戶外活動的綠色開敞空間。

      二十五、公園綠地

      規劃市級公園17處,分別是人民公園、沙河公園、日月湖綜合公園、漢梁文化公園、商都公園、花博園、清涼寺公園、八一公園、日月湖濕地公園、古玉公園、迎賓公園、隴海公園、白衣閣遺址公園、東海公園、運河濕地公園、植物園、鄧斌口公園。

      二十六、廣場

      規劃廣場分別結合出入口、綜合交通樞紐、城區公共設施和社區中心布置,共規劃42處廣場。

      二十七、水系規劃

      規劃中心城區形成“九河、十三湖”的河湖水系結構。

      九河:包河、蔡河、忠民河、古宋河、周商永大運河、萬堤河、康林河、東沙河、日月河。

      十三湖:結合河流水系與主要的商業、商務、居住功能區布局,形成包括古城城湖、日月湖、鄧斌口湖等在內的湖泊水面,共計13處。 


      中心城區綠地水系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二十八、海綿城市建設

      基于建設海綿城市的目標,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進行雨水控制和利用。到2030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0%的區域占城市建成區的比例達到80%。

      二十九、給水排水系統

      中心城區水源以地表水為主,以地下水為輔,形成多源供水的格局,積極爭取地表水引水指標,合理開發地下水資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每個水源配建1座水廠,共設4座水廠,總供水能力達到75萬立方米/日。

      中心城區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新建4座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達到80萬立方米/日。

      三十、能源供應系統

      結合區域電網發展要求,建設500千伏送電網絡和3座500千伏變電站,保障“西電東送”安全。

      中心城區構建以管道天然氣為主、LNG為輔的多氣源供應格局,建設環城高壓管網輸配系統,形成供需平衡、氣源結構合理、主干管網互聯互通、應急保障體系完善的現代化城市天然氣系統。

      以節能減排為目標,發展煤炭潔凈轉化和高效利用技術,積極推進煤改氣,推動建筑節能改造。市域熱源以熱電廠和區域供熱鍋爐房為主。

      三十一、通信系統

      加強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融合與安全保障,實現通信技術的智能化、數字化、綜合化、寬帶化和通信業務的多樣化。

      三十二、綜合防災

      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標準,根據城鄉規模等級確定差異化防災標準。

      商丘市中心城區、永城市區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虞城、寧陵、民權、柘城、睢縣、夏邑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對防洪河道按設防標準擴寬、修建防洪堤。

      優化消防安全布局,構建健全的消防安全保障體系,消防站布局以接警5分鐘內到達責任區最遠點為一般原則。提升民防應對能力,全面提升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能力。

      三十三、環境保護目標

      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大于90%;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達到95%以上;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危險廢物綜合處理率達100%。

      三十四、商丘歷史城區保護及周邊整體保護

      商丘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城區包括商丘城郭及郭外的護堤河,東至東環城路,南至忠民溝南沿、古宋河南沿。西至古宋河西沿、平原路東邊線,北至北環城路北邊線向北10米,面積729.3公頃。

      將歷史城區及歷史城區周邊的宋國故城遺址、隋唐大運河遺址、睢陽城址、宋代南京城遺址、閼伯臺、燧人氏陵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整體保護。在嚴格保護遺產本體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展示利用,禁止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一般的城市開發建設,必要的公共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應當采取小體量、協調化的設計,展示真實的歷史文化信息。


      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三十五、城市總體風貌定位

      塑造兼具文化性和現代性的總體風貌: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城市、一個水城共生的生態城市、一個多元創新的現代城市。

      演繹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城市,體現商丘作為“華商之源、通達商丘”在商文化、漢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城市歷史人文特征。

      演繹水城共生的生態城市,體現水作為商丘城市的靈魂,九水貫城的城市自然景觀特征。

      演繹多元創新的現代城市,體現商丘勇于創新、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內涵特征。 


      中心城區四線控制規劃圖(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來源:商丘市城鄉規劃局  商丘市人民政府 綜合商丘最前線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_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_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1. 亚洲综合狠狠丁香五月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导航 | 曰韩国产欧美另类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中文AV |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在线 |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