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升格為“古都城” 建設十大景區、中華城市建設博物館
12月24日,市委書記王戰營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古城規劃進展情況匯報,研究古城保護、展現、修復、利用工作。 會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通報了46平方公里歷代古城遺址保護和利用規劃,上海同濟規劃院通報了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性規劃、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通報了商丘明清古城的建筑設計計劃。
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市委書記王戰營提出了要“建設商丘古都城景區,展現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宏偉藍圖。 王戰營強調,建設商丘古都城景區,展現五千年歷史文化。商丘有別于其他地方的就是文化,并且是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有巨大影響的五千年不間斷的主流文化,每一個時期的文化都有大量的遺跡留存,有的即使沒有歷史遺存也有明確的歷史記載或者歷史傳說,比如商都南亳的歷史記載、周朝宋國古都城的考古發現和現在保存完好的明清歸德古城。同時,商丘作為古都城之一,已經得到包括中國古都學會等研究機構的認可。因此,推進古城保護修復,要圍繞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充分展現五千年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
一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要建設十大景區,展現商丘五千年不斷代的文明史。以明清歸德古城景區保護建設為重點,建設:燧皇陵“火文化”主題園、商文化主題園、商都南亳景區、周朝宋國都城景區、西漢梁國都城景區、唐代睢陽古城景區、元明隋唐大運河遺址園景區、北宋應天府(南京)古城景區、清歸德府故城景區等,依托現存的明清歸德府古城的保護修復和歷代故城遺跡的發現展示,來承載和展現中國五千年歷史文明之精髓。
二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要建設中華城市建設博物館,充分展現商丘歷經五千年的城市建設史。商丘城市建設從商朝建都時起,歷經周、秦、漢、三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延續至今沒有斷代。從發現的宋國古城遺址,到西漢梁國三百里梁園、隋唐睢陽城、北宋應天府(南京)城的記載,再到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典范城墻、城湖、城郭三位一體保存完好的明清歸德府古城。要通過文物勘探發掘和明清古城保護修復,建設中華城市建設博物館,系統梳理商丘獨特的城市建設文化,充分展現中國悠久的城市建設發展歷史。
三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建設八大文化景區,展現商丘五千年兼容并蓄的人文文化。商丘有火文化、商文化、漢梁文化、唐宋文化、姓氏文化、忠烈文化、圣賢文化、家風文化等,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圍繞建設商丘古都城景區,集中展示這些寶貴文化,進一步彰顯商丘古都城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四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要生動再現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商丘地區,先后發生過一系列足以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誕生了一系列在中華文明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都有記載。比如,商湯滅夏、孔子還鄉祭祖考察殷禮、宋襄公半渡而擊的泓水之戰、劉邦斬蛇起義、張巡守一城捍天下、趙構登基立朝等,再比如,伏牛馴馬以利天下的商祖王亥,夢而化蝶的莊周,提出兼愛、非攻的墨翟,編撰《禮記》的戴德、戴圣,明清時期位居大學士的沈鯉、宋權、李天馥,一代風流才子侯方域,等等。
總之,要通過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讓國內外游客從歷史遺存、記載和傳說中,感受和體驗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打響“游商丘古都城、讀中華五千年史”的文化旅游品牌。 同時,王戰營強調,在推進古都城景區建設時,要將其與周邊城區的建設發展相銜接,以打造商丘古都城景區為商丘新城區構建休閑旅游區、生態涵養區和歷史文化傳承區,進一步提升商丘城市建設的內涵和品位,最大限度地增強商丘作為四省接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從而為發展樞紐經濟提供支撐平臺。
王戰營還強調,當前,首要的是抓緊對規劃進行修改完善,規劃出臺在按照程序報批后,根據規劃要求的建設時序和建設任務的輕重緩急,將古城保護修復項目細化分類,列出詳細清單,分項目施工。對古都城景區的十大文化景區,要按照考古發現及遺址留存情況,排列出建設順序,有序推進建設。對明清歸德府古城,要以城湖恢復和93條街道城市肌理的恢復及古城主要道路、府衙、城隍廟等為重點,抓緊研究制定2017年古城保護利用任務清單,列出施工圖和時間表、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盡快形成景點積聚人氣,爭取早日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古都城景區。 期待商丘發展越來越好!
![]() |
![]() |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