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丘旅行社
      商丘春秋旅游總公司官網
       首頁 >> 簽證中心 >>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classname' in /www/wwwroot/sqchunqiu.com/view.php on line 36
      【1180】施一公: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這個國家一定出了大問題

      導語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勵科學家創辦企業。不是說金融不能創新,但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這個國家出了大問題。

      PS:菜單欄“免費報告—免費報告索取”項目已更新報告庫系統,40個大行業報告可在百度云盤下載,請先申請百度云盤賬號轉存后下載閱讀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通過視頻祝賀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他在致辭中表示:假如我年輕的話,我一定會加入他們的隊伍。“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民辦的、含理工生命等多個學科的小型、綜合性、劍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清華大學副校長、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長施一公說:“她寄托著社會各界的厚望,承載著一代人的夢想。”


      清華大學副校長、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長施一公


      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張輝、王堅等七位西湖大學倡議人正式向中國國家領導人提交《關于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性的大學的建議》并獲得支持。2015年12月1日,西湖大學正式在杭州注冊成立。
      西湖大學組建四個研究所,其中,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領銜生物學研究所,神經生物學家、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領銜基礎醫學研究所,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領銜理學研究所,力學家、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領銜前沿技術研究所。
      西湖大學已完成2次全球招聘,四個研究所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及其他頂尖人才領銜,預計將有200名教授,近2000名科研人員,在相關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和博士生培養。
      以下是施一公的故事:
      施一公,1967年出生在河南鄭州小郭莊。1984年畢業于河南省實驗中學,并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施一公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后的首屆本科生。
      清華園里的施一公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課程的同時,他還獲得了數學系的學士學位。
      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隨后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進行博士后研究。他成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施一公的妻子也是清華大學生物系的本科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他們有一對龍鳳胎兒女。
      2008年,美國著名的馬里蘭州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向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美藉華人施一公頒發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資助。當時,從事細胞研究的施一公,在癌癥治療的研究上開展了一條新的研究路線。他的實驗室占據了整個大樓的一整層,并獲得每年二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但讓美國人震驚的是,加入美國國藉、在美國居住18年之久的施一公,宣布放棄在美國擁有的一切,返回中國繼續進行科學研究。為此,他回絕了美國人千萬美元的研究經費,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職務。
      施一公回國后,任職北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現在,他已成為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先生到底有多牛,很多人其實沒有太過直觀的印象。
      通過Scopus數據庫分析一下施一公的主要論著,發現施一公先生這些年來總共發表了167篇重量級論文,而其中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PNAS》和《Nature子刊》等全球最頂尖期刊上的頂尖論文就高達76篇。(青塔)
      施一公先生2008年全職回國后,以清華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的論文就高達60篇。
      最后,附上兩篇演講:


      【施一公演講:不應該鼓勵科學家創業!】


      我在海外的時候,只要有人說我的祖國的壞話,我會拼命去爭論,因為我覺得我很愛國。
      我四月份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年會上領獎,在晚宴的時候,跟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談到中國的科技發展,他很不屑一顧,我覺得很委屈、很憤懣,
      但是我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不管怎么說,我們國家登月已經實現了,你們在哪兒?但他回敬了一句,讓我說不出話。他說:施教授,如果我們有你們中國的經濟體量,我們能把五百個人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來。
      在國內,我覺得自己是個批判者,因為我很難容忍我們自己不居安思危。我們對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現狀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怎么發展,怎么辦也要有清醒的認識,并形成一定的共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爭論來爭論去的層面。
      首先我想講,大學是核心。中國的大學很有意思,比如我所在的清華大學,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要接受“就業引導教育”。堂堂清華大學,都要引導學生去就業,都讓學生腦子里時時刻刻有一根弦叫就業,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我想講的第一個觀點就是,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從來不該在大學里談就業。就業只是一個出口,大學辦好了自然會就業,怎么能以就業為目的來辦大學。


      就業是一個經濟問題,中國經濟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提供多少就業,跟大學沒有直接關系。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就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培養國家棟梁和國家領袖的地方。
      讓學生進去后就想就業,會造成什么結果呢?就是大家拼命往掙錢多的領域去鉆。
      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去了經濟管理學院。連我最好的學生,我最想培養的學生都告訴我說,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說金融不能創新,但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這個國家出了大問題。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勵科學家創辦企業。大家沒聽錯,今年在人大會議我聽到這個話后覺得心情很沉重。術業有專攻,我只懂我的基礎研究,懂一點教育,你讓我去做經營管理,辦公司、當總裁,這是把我的才華和智慧用到了錯誤的地方。
      人不可能一邊做大學教授,一邊做公司的管理人員,一邊還要管金融。我們從領導到學校,從中央到地方,在鼓勵科技人員創辦企業,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鼓勵科技人員把成果和專利轉讓給企業,他們可以以咨詢的方式、科學顧問的方式參與,但讓他們自己出來做企業就本末倒置了。我想這個觀點是有很多爭議的,但是我篤信無疑。
      我可以舉個例子,JosephGoldstein,因為發現了調控血液和細胞內膽固醇代謝的LDL受體,獲得1985年的諾貝爾獎獲。他是美國很多大企業的幕后控制者,包括輝瑞,現在非常富有,應該說是最強調轉化的一個人。他兩年之前在《科學》周刊上寫了一篇文章,抨擊特別強調轉化。
      他說轉化是來自于基礎研究,當沒有強大的基礎研究的時候,如何能轉化。他說,當他意識到基礎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時候,他就只是去做基礎研究,轉化是水到渠成的,當研究成果有了,自然轉化是非常快的,不需要拔苗助長。
      他列舉了他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中心,九位學醫的學生做基礎研究從而改變了美國醫療制藥史的過程,很有意思。
      創新人才的培養,也跟我們的文化氛圍有關。我問大家一句,你們認為我們的文化鼓勵創新嗎?我覺得不鼓勵,我們的文化鼓勵槍打出頭鳥,當有人在出頭的時候,比如像我這樣,特別是有人在攻擊我的時候,我覺得很多人在看笑話。當一個人想創新的時候,同樣有這個問題。
      什么是創新,創新就是做少數,就是有爭議。科學跟民主是兩個概念,科學從來不看少數服從多數,在科學上的創新是需要勇氣的。
      三年前,我獲得以色列一個獎后應邀去以色列大使館參加慶祝酒會,期間大使先生跟我大談以色列人如何重視教育,我也跟他談中國人也是如何的重視教育。他笑咪咪的看著我說,你們的教育方式跟我們不一樣。
      他給我舉了原以色列總理ShimonPeres的例子,說他小學的時候,每天回家他的以色列母親只問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今天你在學校有沒有問出一個問題老師回答不上來,第二個你今天有沒有做一件事情讓老師和同學們覺得印象深刻。
      我聽了以后嘆了口氣,說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兩個孩子每天回來,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問:今天有沒有聽老師的話?
      我想我今天的意圖已經達到了,但我想說我并不是悲觀,其實我很樂觀,我每天都在鼓勵自己,我們的國家很有前途,尤其是過去兩年,我真切的看到希望。在這樣的大潮中,我們每一個人做好一件事就夠了,實事求是的講出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們的貢獻。
      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會大有前途。


      【施一公質樸動人演講:我們缺什么?】


      如果今天的演講有一個標題的話,就是:我的科研動力。
      我出生在河南鄭州,但成長在河南省駐馬店。為什么我要特別提駐馬店呢?因為這個地方特別具有代表性。駐馬店相對于河南,就像河南相當于中國,就像中國相對于世界。從地理,從經濟,從科技,從文化,都是這樣。我恰好是在開始有記憶、對社會有感觸的時候成長在駐馬店。
      我在駐馬店地區汝南縣的一個小村莊──小郭莊──生活了三年多,然后在駐馬店鎮又生活了整整八年。我在駐馬店度過了十一個春秋,這里有我人生中最親切、最難忘的一段經歷。雖然那里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心里一直很滿足、很快樂。
      我在駐馬店小學升初中的時候,當時的小學常識老師對我說了一句話:施一公啊,你長大了一定得給咱駐馬店人爭光!大家可能想不到,這句很簡單的話我刻骨銘心記憶至今。從那以后,每次得到任何榮譽,我都會在心里覺得是在為駐馬店人爭光。
      今天,我同樣想說:老師您好!我還在為咱駐馬店爭光。我中學去了鄭州,大學到了清華大學。我常常很想家、也很想駐馬店的父老鄉親,止不住地想:我的父老鄉親在過什么樣的生活?過什么樣的日子?
      1987年的一件事對我沖擊非常大,把我的生活和世界觀幾乎全部打亂了。在此之前,雖然我受到了傳統教育,雖然我的父親告訴我要做一個科學家、工程師,其實我心里并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1987年9月21日,我的父親被疲勞駕駛的出租車在自行車道上撞倒,當司機把我父親送到河南省人民醫院的時候,他還在昏迷中,心跳每分鐘62次,血壓130/80。但是他在醫院的急救室里躺了整整四個半小時,沒有得到任何施救,因為醫院說,需要先交錢,再救人。
      待肇事司機籌了500塊錢回來的時候,我父親已經沒有血壓,也沒有心跳了,沒有得到任何救治地死在了醫院的急救室。這件事對我影響極大,直到現在,夜深人靜時我還是抑制不住對父親的思念。
      這件事讓我對社會的看法產生了根本的變化,我曾經怨恨過,曾經想報復這家醫院和見死不救的那位急救室當值醫生:為什么不救我父親?!
      但是后來想通了,我真的想通了:中國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在經歷著像我父親一樣的悲劇。如果我真有抱負、真有擔當,那就應該去改變社會、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直到父親去世,我一直非常幸運。從小學就接受了很體面的教育,中學、大學更是如此,大家都很關照我;我不缺吃,不缺穿。我缺啥呢?我覺得我缺回報。父親去世后,我真的開始懂事了,我發誓要照顧我的母親,回報從小到大愛護、關心我的老師和父老鄉親。
      我們缺什么?我們缺這份對社會的責任感,我們缺這份回報父老鄉親的行動。
      在清華大學,我每次給生命科學學院的新生做入學教育的時候,我都告訴他們:你千萬不要忘了,你來到清華,你不止代表自己,不止代表你個人,你也同時代表一個村,一個縣,一個地區,一群人,一個民族。你千萬不要忘了,你肩上承擔了這份責任。
      我真的希望,不管是我自己,我的學生,還是我的同道,我們每個人真的要承擔一點社會責任,為那些不像我們一樣幸運的人們和鄉親盡一點義務。這是我除了對科學本身興趣之外的所有動力,也是我今后往前走最重要的一點支撐。謝謝大家!
      美國一直引以為傲的是擁有強大且眾多的高科技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出于國家利益和戰時需求,美國依靠以“阿爾索斯”命名的美軍偵察部隊,通過強制和非強制手段,把戰敗國德國、意大利的幾千名科學家工程師帶到了美國,迅速集聚了急需的原子物理學、核物理學、化學和數學等軍工領域的專家。這些人才對美國二戰后的快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今,中國的科技雖然取得了重大發展,與美國卻依然有不小差距。當務之急是要解決頂級科技人才問題。要向美國學習,吸收全球頂尖人才。


      【結束語】


      施一公曾加入美國國藉、在美國居住18年之久,如今放棄在美國擁有的一切,返回中國。他還回絕了美國人千萬美元的研究經費,辭去了普林斯頓大學的職務。
      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科技上真正漸漸拉小這些差距,真是有了像施一公這樣的人才,不惜放棄自我的無限前途和個人夢想,而只為在世界的任何舞臺都看到五星紅旗在飄揚!
      這些默默付出心血的科技人才,像屠呦呦、李四光、周培源、施一公、等等,相對于明星藝人,這些人更值得獲得認同的地位和掌聲!
      我們欠這些科學家一個由衷的鞠躬!


      ——END——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_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_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1. 欧洲性开放少妇zozo | 亚洲日本香蕉520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456在线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电影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