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畹町橋,對面就是緬甸
部分緬甸邊民自己在河岸上搭建的臨時的家
部分緬甸邊民自己在河岸上搭建的臨時的家 11月20日,緬甸境內勐古、棒賽、105碼、木姐縣等多地爆發武裝沖突,包括克欽、果敢、德昂和若開在內的四支民族地方武裝組成的聯合部隊,對緬甸政府軍多處駐點展開攻擊。 從中國芒市到緬甸棒賽落戶的番成強,戰事開始后,將妻兒送回國內,沒想到回家后就被要求不準出門。 11月24日,番成強告訴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他家所在的地方,正好處在交戰雙方中間,“白天只敢在門口走走,晚上把門鎖得緊緊的,怕有軍人來封門,也怕被抓壯丁”。 娶個緬甸妻子,家卻安在了戰火中 11月24日,天明后,響了一夜的槍聲終于停下來。 瑞麗畹町鎮入口處,經過多番檢查,番成富的出租車終于獲準可以開到畹町橋國門處。 與前幾天戰火剛開始時相比,這兩天國門畹町的各項秩序已經很好,一些關了門的免稅店又重新開張,不足5米寬的界河邊,中國一側,隨處可見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 河對岸,民房間很少見人走動,河中間偶有幾位邊民涉水往緬甸方向走,手里拿著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具。 站在中國這一側邊防武警設置的警戒線外,番成富朝緬甸棒賽方向望了望,又重新啟動車輛,準備回芒市。 河的那一面,緬甸境內,有他的親哥哥番成強。 “他的老丈母、老婆和女兒都已經送回中國了,他準備回來的時候,被要求為了安全不準出門,”番成富眉間露著焦急,“我很擔心他的安全”。 番成富一家都是云南芒市人,幾年前,哥哥番成強在瑞麗認識了從緬甸過來打工的妻子后,跟隨妻子回到緬甸。 “我們在緬甸這邊修了一幢平房,花了30多萬(人民幣),還種了五六十畝的甘蔗,生活還算可以。”接通電話后,番成強告訴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他今年45歲,5年前與妻子結婚后,跟隨妻子回到緬甸棒賽鎮的南島村,買下一片土地安家落戶。 “南島村距離(中緬邊境)畹町只有4公里的距離,我的家,剛好處在交戰雙方炮火的中間。”他說。 聽著槍炮聲睡覺,晚上怕被抓壯丁 番成強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南島村在緬甸棒賽鎮算是比較大的村寨,全村有600多口人。 平日,村里人主要以種玉米和甘蔗為生。因為經常在兩國之間來往,加上老家在中國云南芒市,熟人較多,他就做點小買賣。有時從村民手中收一些牛羊牲畜,有時收一些糧食或水果。一年下來,能賺七八萬元人民幣,在村里算不上特別有錢,但也能排上前列。 20日這天,天還不亮,他和妻子突然被一陣巨響驚醒。 “起初我們以為是放炮炸石頭,后來聽著不對,除了炮聲,還有噠噠噠的聲音。槍聲很激烈,距離我家不遠,在夜里顯得特別明顯,我一下就明白過來,一定是打仗了”。 他說,他當即和妻子商量,等天亮摸清情況,讓妻子帶著岳母和女兒回中國避難。 番成強回憶,這些年,他一直在兩國之間往來,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地方民族武裝的軍人和緬甸政府軍部隊,但多少也聽說過雙方之間的矛盾,感覺這次戰斗開始后的一兩天,“槍聲特別激烈,一時半會停不下來”。 當天下午,他找了農用車,將家人送過了畹町橋。 “我不能走啊,家里的房子沒人看,還喂了幾頭豬,有10多只雞。今年牲畜不好賣,我就專心種甘蔗,家里的甘蔗能賣10多萬。”番成強說,他擔心走了之后,家被封了,不料剛回家中,村長就上門要求,為了安全,白天不準隨便往外走,更不能上山,晚上睡覺必須把門鎖好。 “以前聽說過緬甸這邊的地方武裝要抓壯丁,村里的人都怕戰斗打到最后,青壯年都要被拉去當兵。就算不抓壯丁,炮火那么激烈,我們也不敢出門。” 于是,每晚睡覺前,他都把門從里面鎖了,再頂上兩根木棒,最后把家里的大黑狗栓到門邊。 “很害怕啊,村里大部分人都到中國那一邊去了,留下來的都是老人,年輕一點的,不是因為舍不得家業也到中國去了。”他說。 11月24日中午以后,槍聲沒再響起。 不過,上午,站在中國邊境一側可以看到對面山上,有一小隊軍人扛著武器自上而下,最后消失在樹林間。但因為距離較遠,沒人能分辨這些行進在棒賽鎮境內的軍人屬于民地武力量還是緬甸政府軍力量。 “希望戰爭早點結束,現在街上買不到東西,我家里的米也快吃完了。”番成強說。
![]() |
![]() |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