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從某些方面來看,從歷史上來看,中華民族是“優等民族”。其表現為先秦諸子百家、唐詩宋詞之輝煌;最早之封建制度(西周之貴族分封制)、專制制度(商鞅、秦始皇之郡縣制等)之“制度創新”;四大發明以及化學、數學、天文學和煉鋼術、絲綢、瓷器等實用技術之領先;智慧、寬容、忍讓、和平、善良,以及尊師重道、重文輕武、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民族性之優點。
可是又有人說:上述成就和優點都屬于過去,現在的中國人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正像一個德國將軍所說的:“我敬佩中國人,但敬佩的是古代中國人!”聽罷此言,如今的中國人真該無地自容!
這一切問題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給出多個方面的理由,體制、監督、修養、教育等等,然而多年來,我們在分析社會丑惡現象產生的原因時,實際上往往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們敬畏意識的喪失,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這些丑惡現象的發生。敬畏應該是一個人思想靈魂中最基礎的素質,也是一個民族優秀品質中不能缺少的東西。人類越是成熟、越有修養,敬畏意識就越濃厚強烈。
沒有信仰就不會有敬畏,現在我們什么信仰都沒了,我們一下子陷入了空虛的世界。世界上的其它國家,無論富裕的還是貧窮的,大多數人都有信仰,雖然信仰的種類各不相同。就連蘇聯解體以后的俄羅斯到現在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去教堂,可我們呢?
人沒了信仰,同時也就沒什么東西能束縛心靈。于是,物欲橫流,大部分人開始瘋狂地追求物質利益,而且追求得是那樣不擇手段。動物的本能體現得越來越多,腐化墮落成風。謙遜、善良、寬容、節儉、助人、尊老、愛幼……人類倡導的這些美德在我們身上越來越少了,人與人之間也變得越來越冷漠和實際。
在以前的時代里的人們為什么夜不閉戶,不用防盜門和鐵柵欄把自己禁錮起來,理解了那個時代為什么沒有如此之多的坑蒙拐騙、道德淪喪……因為,在那個時代里,人們知道天理存在,知道什么叫做天理不容。
現代文明的標志就是我們將許多信仰和規則固定下來,以公權力的形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這種形式的出現,我們稱之為法律,而公權力的被濫用卻使人們敬畏的法律變成一張白紙……
那么,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我們敬畏的東西了嗎?我們還應該敬畏什么呢?可以說,在我們今天的這個時代里,不要說敬畏,人們連懼怕之心幾乎也沒有了。一個沒有了敬畏甚至懼怕、什么事情都敢去做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啊。
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致一個國家的信仰,是支撐一個人和民族及國家的精神支柱,是上層建筑。一人如果沒有信仰,或只信仰物質生活和金錢,不信有因果存在,那么這個人將失去對神佛和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一個沒有對因果對上天敬畏的人,他還會懼怕什么呢?他會無所敬畏,無所懼怕;一旦在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就會放棄道德和良心,道德在他們那里只會成為拿來掩飾的工具,而實質上他們是無法無天,為所欲為,無惡不作。甚至喪失基本的道德底線和做人的人性,干出一些喪盡天良禽獸不如的事情。道德成為一件過時的外套,想穿的時候就拿來穿,不想穿的時候就脫下來仍在一邊,再也不去理它。道德在他們那里不會久遠,不會成為永恒的格守,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沖突,他們就會放棄道德,因為他們不信有神佛存在,不信因果會來報應他們。
我們應該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以前那個時代,山青水綠,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回報。
我們還應該敬畏生命。每一個物種都來之不易,我們不能以地球的主人自居。我們應該懂得,當人類把其他生命都消滅同時,我們也在消滅著自己!人與人之間更應該敬畏生命,不能把自己生存的基礎建立在剝奪他人生命之上。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才能真正建成和諧社會。
我們應該敬畏的還有歷史,還有許許多多的自然法則,社會規則。只有有敬畏之心,才會有有序的社會,只有生活在一個有序的社會里,才會有家庭和個人的安寧。就是為了自己,我們也應該有敬畏之心。
人沒有了敬畏,就沒有了廉恥之心。什么感恩、什么天地、鬼神、生命、父母、老師、道德、法律,,全不在話下,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什么事情都會做得出來,什么壞事都敢干,人間的事情做絕了,他就敢去折騰大自然,甚至敢把天捅個大窟窿。所以說,人一旦沒有了敬畏感,甚至人類沒有了敬畏,人類就將走向毀滅!
![]() |
![]() |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