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嘉誠的一個大日子。他運作了很長時間的"脫亞入歐”的一個企業合并計劃,終于搞成了。
昨晚的消息,李嘉誠將上海陸家嘴世紀大道的世紀匯廣場項目賣掉了,作價約200億人民幣。此次交易的金額創出了中國單一物業交易記錄。
這是繼去年之后,李嘉誠又一次大手筆賣出在大陸的地產,再一次證明,李嘉誠確實徹底走了。
我理解為在如今中國樓市迷霧一片的當下,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的這個動作意味著什么,很多人在罵:賺了中國的錢跑去建設英國、李嘉誠就是典型的投機分子
李嘉誠離開,有他戰略轉移的原因,就是撤離中國,奔向英國,所以這些年李嘉誠幾乎把所有的身家都搬到了英國,這是有他長期考慮的原因。
一是因為李嘉誠年歲已高,他和中國大陸打交道可謂長袖善舞,但是他的兒子們太西化,更適應西方,因此他從長治久安的角度出發,將自己的財富轉向英國就很好解釋。
當然,李嘉誠最近加速撤離,還有其它重要的原因:
1、李嘉誠在英國脫歐前,大量投資英國,幾乎將半壁江山以上搬到了英國,但是后來英國脫歐成功,這是精明的李嘉誠也沒有想到的。因為英國脫歐,導致英鎊匯率暴跌,英國經濟動蕩,李嘉誠控股的公司市值損失高達1000億港元。
3、被英國脫歐這一世界級大黑天鵝打擊后,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家和商人,李嘉誠接下來會怎么做呢?
很快,李嘉誠就恢復了一個老派頂級投資人的動作,那就是低位補倉,攤低成本。這次李嘉誠大手筆賣出他在中國大陸最后的地產物業,最大的原因還是需要去英國補倉,所以,最近李嘉誠還在積極并購英國國家電網關于天然氣管線業務的股權。
同時,李嘉誠采取了小筆買進,大筆賣出的方式,實際上是在大幅度撤退,只不過手法更加高明。
早前,國內媒體發表文章“別讓李嘉誠跑了”,批評李嘉誠撤資行為是“過河拆橋”!
沒錯,李嘉誠是中國地產界真正的大老虎。
很多人說,跟我泱泱大中華的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相比,李嘉誠他們家囤的那點土地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啦。別開玩笑了,李嘉誠難道要去沙漠、山地蓋樓么?別看李嘉誠將長和系遷到開曼群島,他在國內的土地儲備,占整個長和系全球土地儲備的75%以上。內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李嘉誠他們家地產業的命脈。
我們都知道,現在國內決不允許有地產商長時間囤地,可李嘉誠從1992年到現在,長和系在地產界是有名的囤地大戶,北京、上海、廣州那樣的一線城市,長和系的土地囤積10年那都是常事,在北京十三陵附近的一個項目,10年了,到現在還沒有開工呢。長和系在廣東增城的一個項目通過囤地,溢價近100倍。
遇到囤地問題,地方政府總是顧慮重重啊,一旦將李嘉誠他們趕出去,他們會指責地方政府在建設過程中刁難企業,輿論會譴責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就會背上怠政的惡名,甚至在整個區域的發展過程中形象大打折扣,導致招商引資陷入困局。在一次次的博弈中,李嘉誠他們逐漸形成了一種大戶特權的潛規則。
現在中國政府要加速城鎮化建設,李嘉誠他們的大戶特權已經影響到政府的城鎮化戰略安全了,豈容李嘉誠他們再擁有大戶特權?
李氏家族發達于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確立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某種意義上說,李嘉誠的亞洲首富是借力于借中國改革開放之力和背靠中國這棵大樹發展起來,成為亞洲首富的。
看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能看一時、看短期,而要看“勢”、看氣運!如果說中國經濟是青春期經濟,美國經濟是中老年經濟,歐洲經濟,則近乎行將就木,已是壯士暮年!
李嘉誠拋掉中國這么一個朝氣蓬勃的大經濟體,跑到垂垂老矣的歐洲大把大把撒銀子,真的是很難理解!
英國乃至歐洲最大的問題,是民眾多年躺在政府給予的高福利之上,輕輕巧巧地就過上了舒服日子,全體國民借債度日,寅吃卯糧,久而久之,已經喪失了勤奮敬業的習慣和奮發進取的激情。
再加上難民危機、恐怖活動。。。英國的現狀,讓我想起張愛玲的一個形容:看似一個華麗的袍,里面全是虱子!
可惜,這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了!
2016年,對李嘉誠來說,是極其反諷的一年。李嘉誠拋棄了內地和香港,而今年,恰恰是內地和香港的資產,救了李嘉誠。
編后語:
作為老一輩的商人,李嘉誠這一輩人崛起于房地產,但是馬云、馬化騰、任正非等才是中國經濟的希望,因為這代表著科技和創新,代表國家真正的實力。
老編堅信:一個李嘉誠走了,千千萬萬個的任正非馬云馬化騰將挺立出來!中國正走在上升的勢頭上,不可阻擋!
![]() |
![]() |
Copyright © 2008-2013 www.fjdsappcd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
郵編:476000 [豫ICP備12024955號]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L-HEN14022 經營范圍: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0370-3289679 |